|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关注CSIA公众号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黄健翔记者之争”与媒体伦理自觉

  • 发布日期:2006-12-05 浏览次数359

最近,一位著名体育评论员和一家著名媒体之间的争议成了公众瞩目的热点问题。有关这家媒体是否公正地报道了这位评论员,已经成为一个公共的议题。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博客上各说各话,使得事件本身变得难以厘清。记者认为自己客观公正地进行了采访和报道,而被采访者则认为报道并不客观。公众因为没有双方发言之外的任何客观资料,所以对事实难以判断。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罗生门”并不妨碍博客或者论坛上的众声喧哗、七嘴八舌。大家的意见也变成了两极,拥护被采访者的和拥护采访者的吵成一团。其实大家都难以找到“第三方”的事实作为根据。于是,意见的两极化并不说明事实本身究竟如何,而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在支配大家的看法。大家对于采访的态度,其实并不取决于事实的存在,而是取决于他原来的立场和看法。互联网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则越加被这种没有中间态度的两极化所强化。

互联网上的许多争论其实都是如此,事实如何大家似乎并不看重,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往往比事实更重要。于是,态度往往不可思议地比事实更强,立场往往莫名其妙地比真实有力。信者恒信,疑者恒疑。而争议发生后往往没有一个更客观的事实调查,本来能够提供可资相信的信息的人或相对超脱的部门也常常不会提供有关事实的资料。

于是往往是大家以“罗生门”开始,也以“罗生门”结束。最后大家对于问题感到厌倦,又有了新的话题出现,于是事情在各说各话之中不了了之。但问题在于,这种状况最终让公众采取一种相当虚无的玩世态度来对待争议。大家发现双方发表的意见总是如同沙上建塔,了无根据。最后大家只好说这仅仅是“炒作”,甚至怀疑双方在演“双簧”。其实这很像寓言“狼来了”的效应。喊得很高调,其实却没有客观的支持,使得问题无法厘清,大家也就没了兴趣。最后媒体和公众人物的公信力其实是双双受损,不会有一个赢家。

回到这次的事件,被采访者说新闻是炒作,这当然有相当多的经验作为印证,但采访者说自己非常客观,是被采访者害怕真相,其实也有许多经验可以印证。问题当然也就会悬置。但这次的事件终于让那家媒体自己的“职业规范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调查结果,称报道基本属实,但有瑕疵。

这确实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行动。它开始有了“内部调查”并向公众公开的途径,对于澄清事实当然有积极意义。我觉得这也是媒体自律的表现,显示出传统媒体其实可以更好地反思和监督自己,也显示出媒体为获得更大公信力而进行的必要努力。这个“职业规范委员会”向公众提供比双方当事人更客观和理性的观察,从而使得各说各话的事情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信息来源,而且调查结果似乎也得到了被采访者的肯定。事件似乎得到了远比在网上吵成一团理想得多的结局。

这样的媒体自律其实是今天传统媒体比网上的博客、论坛具备更强公信力的最好表征。这说明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自身的持续发展依赖于自己的真实客观,公众的信赖则是传统媒体存在的根本基础与优势。所以,这次事件中的“委员会调查”行动可以说是媒体自觉的一个先导,是在媒体伦理领域中建立规范的尝试。虽然调查的程序尚不够清晰,委员会的运作也还未必合于理想,但媒体毕竟找到了一个自我监督以建立公信力的新的可能性。

当然类似“职业规范委员会”的运作可以常态化和规范化,如媒体的“职业规范委员会”可以接受外界的投诉,并通过必要的程序进行内部调查或进行听证等等,都可以进一步尝试。行业协会也可以通过类似形式的委员会,接受投诉和进行必要的调查等。

看来,从媒体自律到整个媒体行业的自律,其实可以有许多新途径,这些途径也会对互联网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公众对于媒体客观性的期待和希望就会有更多的实现方式。我们期待这种尝试的不断发展。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广告标识产业互联网联盟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8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