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印制质量是图书质量的四项指标之一,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设计质量都要通过印制来体现,印制质量最具直观性,是其他三项指标的综合再现;它不仅决定图书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读者的取舍。确保图书印制质量,不仅是出版单位和印刷单位的生存需要,更是双方的共同责任。
从整体过程上看,一本图书的制作,首先有作者、出版者、设计者(编辑、美编)的精心策划,然后有工厂的印前制作、印刷加工、印后装帧等环节。图书印刷质量看似是印刷厂的责任,实际上出版社编辑负有更大的责任,应是决定图书印制质量的主体。因此,作为出版单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图书质量问题,首先要在图文编辑、装帧设计、材料(纸张)选用上与印刷工艺技术要求接轨,并多与印刷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协调与沟通,使图书前期编辑工作与后期产品的生产加工,达成一致的标准要求和艺术再现的统一共识。
目前,在图书印制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编”、“印”责任分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编辑设计上的“游离”。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图书设计求新求“异”。编辑们办公桌前艺术想象的装帧设计与印刷生产工艺的不适应性,往往使美编设计的艺术效果与印刷生产工艺制作的标准要求出现偏离,事与愿违。(2)印前沟通上的“远离”。由于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修稿定样简单的前期制作通过一台PC电脑即可完成;再者,目前印刷市场的激烈竞争,印刷厂业务员苦于“家中无米下锅”,赶到门上苦口婆心,大包大揽从发稿到回稿提供一切“到家”的服务,使出版者很难再勤于“跑厂”,中间环节越来越简单,编辑们通过印刷委托书或一个电话就将自己的产品“全权委托”给印刷厂,编、印沟通不再直接。(3)新材料、新工艺适应性的“脱离”。当前,出版界流行使用五颜六色的特种纸张,再从纸面上进行多种表面整饰加工。对于一种刚问市的新型纸张,所适宜的油墨、电化铝、彩箔、黏结剂等材料印刷厂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生产中去摸索、去试验,返工多、浪费大,误工费料,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4)精诚合作上的情感“疏离”。印刷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表现在出版单位选择印厂的自由度增大,印企对编者的质量要求约束力减弱,双方协调沟通的成本和难度增大等等。
新形势下,确保图书印制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关键是编、印双方要对印刷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统一,各司其职,在沟通协调中实现双赢。下面,着重围绕出版者与印刷者的责任和需要沟通的具体问题加以说明。
印刷单位对编辑发稿工作的要求
1.现在出版社发稿不能做到“齐、清、定”,给印厂的生产配套和正常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使印厂工人忙中出错,造成很大的印制质量隐患。
2.出版社印前设计制作的战线拉得太长,且稿件不齐,版式没最后确定就零散地送到印厂设计制作。这样,印企生产车间就不能保证同一稿件前后都由同一个人来制作,因此,导致编辑人员的创意与电脑制作人员的衔接出现差异。
3.出版社的个别编辑到印厂安排任务,不尊重客观情况,不考虑图书生产制作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从制作到出书,两三天就要求提货。特别是精装书,每道工序若没有足够的定型干燥时间,是不能保证应有质量的。
4.出版社对印刷厂的委印单填写不细致、不准确,甚至无委印单,口头交待多,造成差错多、矛盾多、损失大。出版社发给印厂的委印单,一定要填写印件全称或加注最具特征的识别词句。因为印刷厂面对的是多家出版社,同名或类似书名的书籍太多,极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