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关注CSIA公众号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企业扎堆低端市场 3D打印千亿级市场遭遇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430
核心提示:A股市场尚没有以3D打印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但在资本市场,3D打印全新的技术理念却在不断催热相关概念股,光韵达、金运激光、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公司被热炒。
  目前,A股市场尚没有以3D打印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但在资本市场,3D打印全新的技术理念却在不断催热相关概念股,光韵达、金运激光、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公司被热炒。与此同时,不少上市公司正在跑马圈地布局3D打印项目。本文选取了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调查后发现,由于3D打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企业布局的领域各有侧重,且目前均处于摸索阶段。
 
  记者调查分析金运激光、光韵达两家公司样本发现,从2014半年报来看,金运激光的3D打印板块亏损300多万元,而光韵达则有100多万元的经营利润,两家同样从事3D打印业务的上市公司经营上的差距,给3D打印这一持续火热的行业带来一些“冷思考”。
 
  自2012年以来,3D打印概念股持续被热炒。根据同花顺统计,目前涉及3D打印概念的共有37家上市公司。
 
  那么,3D打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目前国内的3D打印处于什么水平?记者调查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3D打印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尚无成熟的盈利模式,也没有以3D打印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分应用层面来讲,低端运用已经趋于饱和,工业级应用则由于成本高、技术欠缺等问题,市场占比仅20%~30%。目前,大族激光、光韵达、金运激光等少数激光巨头们正在加紧布局3D打印领域,但未来需要多大的投入?市场前景如何?很多公司对这些问题都低调回应。
 
  企业扎堆低端FDM型3D打印
 
  据了解,3D打印机分桌面级和工业级,前者以民用为主,后者偏向工业应用。两种均有FDM(熔融挤出成型)、SLA(立体光固化成型)、SLS(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SLM(金属粉末快速成型)、LOM(叠层实体制造)等不同型号,其中FDM型的耗材主要以热塑性材料为主,其余的耗材品类众多,有金属、树脂等。
 
  连日来,走访了深圳多家从事3D打印服务和销售的企业发现,多数企业的产品集中在桌面级的FDM型3D打印机,且局限在玩具、礼品、展会及3D影像等低端市场,面向民用(教育行业)以及少部分中小企业,多数以出口为主,价格在2000元左右,虽然阶段性受追捧,但因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客户开拓难度大,甚至有企业刚进入市场不到一年便匆匆退出。
 
  “如果你想做3D打印机,现在不是好时候”,深圳一科技公司负责人坦言,他的公司成立于2013年,原本主营3D打印机、3D打印服务等,但因此前代理的机器厂家不再生产3D打印机,且市场开拓难度大,公司不得已在今年选择转型。
 
  对于为何退出3D打印行业,上述负责人不愿意多谈,只是表示,3D打印本身的技术没有突破,品牌杂多,应用市场有限,开拓难度大,“媒体炒得再热,老百姓也用不到”。
 
  深圳智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云涛告诉记者,公司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研发桌面级的FDM型,并于当年9月开始销售,不过今年5月已经主动停产,转而开发技术难度更大,工艺更复杂的桌面级SLA型3D打印机。
 
  “市场上桌面级FDM型多得要命,几乎每隔一周就会有一台新机器出来,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肖云涛表示。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叶启东分析称,目前国内3D打印市场扎堆桌面级FDM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FDM型使用的打印材料价格低廉且供应充足,而工业级打印机,尤其是工业级的SLS型,需要使用金属粉末材料,不仅对技术工艺要求较高,钛合金粉末还需要进口,价格昂贵;二是国内3D打印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应用意识,对3D打印的应用领域紧紧停留在打印人像等小饰品上,产业结构单一。
 
  肖云涛介绍,一般FDM型3D打印机精确到0.2mm,SLA机型可精确到0.025mm,打印精度更高,而且目前已经能够量产。
 
  不可否认,3D打印技术可带来不少立竿见影的成效。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研发部高级经理薛矛告诉记者“总的来说3D打印机在纺织服装领域用得特别少”,他表示,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加上目前3D打印机存在打印精度差等诸多问题,工业级的3D打印机成本又很高,很多中小企业负担不起。
 
  广东省社科院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指出,能够在商业中量产应用的主要还是进口产品,连设备带打印耗材都进口的结果,就使得国内的商用3D打印成本居高不下,所以3D打印没有成为主流工业设计和制造企业的优先选择。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罗军认为,目前3D打印产品用户远未形成气候,市场看得见却抓不到,企业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3D打印机来推动产品创新。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广告标识产业互联网联盟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8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