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关注CSIA公众号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上海55.7%市民曾被虚假广告蒙蔽 不足一成受害者举报假广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489
  55.7%的市民曾被虚假广告所骗,网络广告成市民最不信任的广告方式,市质量协会昨天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出这样的结果。   日前,市质量协会就各类媒介投放的商业广告质量诚信现状,对本市1006位市民作了调查。从广告形式看,上海市民对于电视广告的信任程度与关注程度均超过五成,名列各种媒体之首;乱张贴的黑色小广告是市民最不能接受的不规范广告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日用品、美容保健品、购房成市民最依赖商业广告,除此之外,市民较依赖商业广告指引的前六类产品、服务中还包括:教育与娱乐服务、通讯服务和就医就诊。此外,上海市民在购买服装鞋帽、装潢材料和药品之前也较为关注商业广告。   从上海市民被虚假广告欺骗后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市民法律意识并不强,72.3%的被访者表示,被虚假广告所骗后的第一选择是告知周围亲朋好友不要上当;仅有8.1%的被访市民的第一态度是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禁止在相关媒体中再次播放。   更多的被访者认为,现有的相关法律还有不能完全制止虚假广告的出现。更有不少市民直截了当地说,平时根本就没有精力,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己吃亏。   ■链接:服务类虚假广告   1,广告宣传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如:职业介绍所、保姆介绍所、婚姻介绍所等各类中介机构;   2,产品售后维修服务与商家承诺不一致:如:品牌手机维修费用昂贵、主动车保修等;   3,以最低费用引人上当,如:搬家公司的搬家服务;   4,不公正的奖项或证书,夸大医疗效果的方式骗取信任,如:妇科医院等一些医疗广告;   5,以各类优惠活动,促使消费者使用或购买,结果却发现其中有诈,如:通讯服务产品、充值卡等;   6,虚假的购物指南手册;7,广告承诺,与实际完全不符;8,新闻发布会上的虚假宣传;9,以急售为幌子,欺骗消费者,如:房产中介的二手房买卖服务。   购物类虚假广告   1,编造消费者成功案例,如:减肥药、增高剂、美容产品、洗发水、教育辅导工具等;   2,虚假打折和促销广告,如:化妆品、超市卖场商品等;   3,产品性能与广告宣传相去甚远,如:手机、部分数码产品、眼镜、家用电器类产品等;   4,广告所宣传的具有某种疗效或特性的产品,其本身并不具有该种疗效或特性,如:保健品、药品、美容护肤品、治疗器械、牙膏等;   5,广告所展示的产品与实物有差别,如:食品、服装、日用品等;   6,广告中设置文字圈套,如:购房、抽奖、赠送等;7,编造科学依据,或以新闻报道式广告蒙骗消费者,如:药品、保健品等;8,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广告,如:皮鞋类;9,利用著名品牌效应,对品牌进行谐音处理;10,互相贬低同类品牌的广告,如:洗发水等日用品广告。 编辑:魏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广告标识产业互联网联盟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8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