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城乡建设重点向西部转移,西部城市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城市夜景塑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西部城市多为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城市空间形态,在夜景照明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山地地形与空间特质,创造出富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夜景形象,成为规划及照明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新领域。
1. 山地城市夜景照明建设之现存问题
山地城市夜间整体形象塑造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许多城市在照明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如下问题:
1) 缺乏科学、统一的夜景照明规划,城市灯光环境整体感差,不能展现山地城市特有的空间层次感与立体感,不能清晰地反映山地城市结构与城市轮廓线。
2) 未能对富于山地特色的夜景亮化载体进行充分挖掘与合理展现。
3) 夜景照明亮度分布不合理,与城市固有结构没有产生必然的联系,致使某些地区照度偏暗,某些建筑因过亮而造成一定的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4) 夜景照明没有体现山地城市所特有的山水环境特色。
5) 照明手法单一,色彩运用不当,艺术效果不佳,不能充分体现山地城市及山地建筑的内涵。
2. 山地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目标及原则
山地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应紧紧抓住立体感和层次感等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夜景照明理念,借助山、水、路、桥、船及各类特色建、构筑物等亮化载体,充分挖掘城市本身的特色并加以突出强化,多种规划手法相结合,形成富于山水特色的城市夜景。为达上述目标,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对规划区夜景亮化载体,如山丘、河流、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广场等进行统筹考虑,点、线、面、体结合,力求既充分体现不同载体的固有特征,又统一协调。
2) 结合山地城市特有地貌,丰富、突出和重塑城市山际轮廓线、建筑轮廓线、水际轮廓线,强化空间层次感,形成立体化夜间景观。
3) 清晰展示城市结构体系,重点渲染组团中心节点,相对弱化组团结合部,突出重点,掩饰瑕疵。
4) 综合运用多种照明手段,充分展现山水环境,力求技术先进与艺术创新的完美结合。贯彻绿色照明计划,减少光污染,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实现夜景照明的可持续发展。
3. 山地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方略
3.1挖掘富于山地特色情的夜景亮化载体
山地城市往往具有江河环绕、峰峦叠峰的地形特征,为城市夜景照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亮化载体。一方面城市依山而建,道路傍水而行,建筑错落有致,空间感、层次感非常丰富;另一方面,由于地形起伏多变,形成包括平视、俯瞰、仰视的多层次、多方位视点,使亮化载体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充分挖掘并强化其独特的照明载体,是山地城市夜景营造的基准点。
1) 山体
山体以其巨大体量和强烈的立体感成为展现山地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夜间,山体不仅是城市光环境的底景,还能丰富城市轮廓线,是城市夜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体
水体是城市夜景组织中最富于生气的自然因素,水的光、影、波是城市夜景中充满变幻和富于想像力的景观素材。另外,水上游船、囤船也是可供强化水体表现力的景观载体。
3) 植被
植被是良好的亮化载体,各色植物在投光灯下所表现出的色彩与质感可以丰富城市夜间景观。同时,植物的颜色和外观往往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能够体现城市生命力,因此,夜景照明应结合其特点,使用能够突出其原有色彩的照明手段。
4) 建、构筑物
建筑物是城市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山地建筑因地势高差形成多方位、多视距的立体视看空间(其中俯视与仰视最为突出),因此,在夜景设计中,应将其视为五面体,加强对底部和顶部的处理。另一方面,多视点的特征也使山地建筑外部空间派生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如建筑可以山体为背景,也可以建筑为背景),因此,空间层次的塑造应注意以暗衬亮,以平淡衬高潮。
桥梁是一种特殊的构筑物,其简洁、优美、刚直的造型及巨大的体量与流动的水体形成强烈对比,对这一重要亮化载体,应突出其节奏感、韵律感及水平延伸感。
在夜景照明规划中,应充分研究上述载体,将其纳入城市夜景组织中精心雕琢,通过层次变化、明暗处理、重点突出等手法来获取满意的效果。
3.2 塑造富于山地特色的城市夜景轮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