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纸法:
1.石灰堆集发酵
云南的抄纸法造纸,有石灰的堆集发酵过程。除禄丰的彝族、汉族、文山州的瑶族采用生酵法外,其他民族大多采用熟料法,有蒸煮的过程,往往还是多级蒸煮,并都懂得利用草木灰来对原料进行碱化处理,以加速原料的发酵软化,并更多地除去原料中的杂质。
2.活动式纸帘抄纸
云南各少数民族所用的纸帘大多为竹制的活动纸帘,竹帘的外围用较粗的竹子围框,里面用很细的直径只有一毫米竹子编成竹帘,排列十分均匀。这些竹帘上均涂有土漆,十分光滑,能使造纸粘液中的水顺利流下。这些竹帘根据所造纸张的大小其尺寸可大可小。这种活动式的纸帘只用一个抄纸器可抄出上千张的纸,是一种相当高效的抄纸器。抄纸后还要经过一系列压榨等手续。
3.槽式涝纸
云南少数民族抄纸的槽大多是用木材做的,现在大多改为水泥砌成。纸槽一般都1.5-2米长,宽1-1.5米,高1米左右。一个纸槽的纸浆一天可抄出上千张纸。
4.加纸药
纸药的作用是以纸浆进行悬浮和粘合,云南少数民族的纸药主要有沙松树根、仙人掌。鹤庆的白族、建水的哈尼族、腾冲的汉族和罗平的汉族都用沙松树根泡水取汁作为纸药,这种纸药的胶液滑润、透明、无味,对纤维有良好的悬浮性能。仙人掌是各地汉族、彝族、瑶族用的润滑剂,悬浮性能没有沙松树根好。有的民族还用莴苣根汁做润滑剂,但效果不如沙松树根和仙人掌。由于采伐沙松树根对林业资源造成一定破坏,因此仙人掌类现为大多数民族用来做润滑剂,而沙松树根的利用率减少。
5.火炕晒纸
汉族、白族和彝族都用火炕晒纸,烤纸炕一般有2米左右高,白族晒纸往往几十张叠在一起,彝族却一张一张地在粘在炕外壁上烤。也有阴干的,如哈尼族和瑶族、禄丰的部份汉族、鹤庆的白族等都是在揭纸后把纸晾在房梁上阴干。
浇纸法
1.固定式纸帘浇纸
傣族的纸帘采用纱布的固定式纸帘,这种纸帘抄的纸一般要在滤水和晒干等操作工序后才能揭下来,每抄一张纸就要占用一个纸帘,嫠纸时需要准备许多个纸帘,并占用很大的曝晒场地。纳西族采用的是固定式木框,纸帘是用宽约1-2毫米的竹条自制而成,可以活动,比较粗糙;由于木框规格固定,纸帘的规格亦单一。固定式纸帘抄纸时直接将纸浆放在有框的帘上搅匀,傣族直接把框从水中取出即可成纸,纳西族把纸帘从木框中取出即成纸。这个方法与抄纸法中先把纸浆搅匀再重复抄纸的方式不一样,效率比抄纸法低得多。
2.不用石灰沤
傣族和纳西族在造纸过程中不用石灰水沤原料,而是在把料洗涤干净后与草木灰同煮。不用石灰水沤,其污染性就没有白族、彝族、汉族造纸大。因此傣族和纳西族所造的纸更似本色纸,不如白族、彝族、汉族所造的纸白净。
3.地坑式造纸
傣族的传统造纸是在地坑中造纸,现在已改为地上造纸,由水泥砌成高只有1分米的水槽,人可坐在槽边或槽中抄纸。纳西族则在木槽中造纸,木槽放在支架上,其容积仅容木框放入。以上方法似乎有所改进,傣族的原始地坑式造纸方法已不多见,而纳西族的抄纸方法可能受到内地方法的一定影响。
4.阳光下自然晒干
纳西族把纸抄出后直接贴在木板上,放在阳光下自然晒干;傣族则直接把抄纸帘放在阳光下自然晒干。自然晒干过程中有日光漂白的作用,纸张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色,也不易发脆。
5.不用纸药
傣族和纳西族在造纸过程中没有放纸药,因此纸浆不能悬浮,湿纸张不宜重叠,从抄纸到晒干过程中没有抄纸法中的压榨过程。不用纸药所造出的纸一般纤维较粗糙,纳西族和藏族所造的纸较厚,表面不甚平滑;傣族可造出厚纸和薄纸。这中间的区别可能与原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