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售活动现场长达30分钟无一读者光顾
上周末,湖南文艺出版社携该出版社旗下的三位80后签约作家彭扬、张佳玮、苏德在上海书城签名售书时遭受冷遇,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一位读者向他们索要签名,导致签名活动草草结束。
作为将覆盖全国十大城市的“青春现场”作家与读者面对面大型活动的首站,出版社对上海的签售特别重视。在书城二楼近电梯口的最佳位置上,高挂着“青春现场”的横幅,同时,广播里还不断传来“最具实力的80后作家签售活动”的消息,一遍遍提醒着读者。但是,不 知何故,三位青春作家始终门前冷落。记者在现场站了半小时之久,被来来往往的读者推来挤去,但是,在这涌动的人流中,竟然没有一位读者上前要求三位80后作家为他们签名。
在出版社递给记者的宣传材料上,记者看到,彭扬被冠上了“最具潜质的中国80年代作家”的称号,出版社还提供了某评论家的预测,认为彭扬将是郭敬明之后的扛大旗者。而苏德则被称为“80后最具人气的新锐写手”,张佳玮的头衔则是“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名头一个比一个大。然而这三位青春写手坐在签售台前,却因为无所事事,只好互相聊天打发时光,最终签售会草草收场。
与此同时,记者从书城工作人员处获悉,几乎同时在书城签售的著名作家贾平凹那边,排起了长队,出版社事先准备的200本《贾平凹谈人生》的书被一抢而空。一冷一热,形成鲜明对比。
为何80后写手会遭此冷遇?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谢不周表示,“青春现场”上海首站遇冷,主要是宣传没有到位。但她绝对看好这批80后写手的实力。冷遇并不代表什么。郭敬明在一炮走红之前,其实也看不出任何迹象,青春文学的流行没有任何现成规律可循,所以没有理由说,今日的彭扬、苏德们,不会变成明日的郭敬明?
签售者之一的彭扬也并未因为冷遇而觉得尴尬。他向记者强调,自己从来不是“80后”,也不承认自己的书属于青春文学,但他对出版社将自己这么归类表示理解。“毕竟这是一种宣传手段,不过自己早已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当记者让他评价一下当下的青春文学时,他回答道:“我现在阅读的书大多是《诗经》、《楚辞》等中国传统文学及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的作品涉及得很少,而青春文学,根本没有读过。”
出版界:声势变小是必然
曾经发现了韩寒等80后写作者的《萌芽》编辑胡玮莳认为,80后声势变小是必然的,“韩寒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很震惊,因为十几岁的学生写书,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所以80后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这几年,在韩寒、郭敬明之后,一批80后的年轻作家相继涌现,大家对这种现象已习以为常,声势难免没有当初那么大了。由于这个市场被打开了,这个群体还是会继续存在,但是有几个人能像韩寒、郭敬明那样冒出来,就很难说了。
读者:作品不再吸引人
复旦中文系大三学生小钱告诉记者,80后的作品在大学校园中基本无人问津,她自己除了在高中时读过韩寒的《三重门》外,其余的同类小说都没有读过。她说:“当年大家也曾以韩寒为话题讨论过一阵,《三重门》正是在这个时候读的。但随着这个群体被媒体越炒越热后,韩寒、郭敬明之流变得越来越做作,大家普遍都不喜欢他们。现在出来的一批所谓‘青春文学’,无病呻吟矫揉做作,描写的东西同真实的校园生活差得太远了。他们的书,给更低龄的学生看还可以,但对同龄人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记者/徐颖 实习生/朱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