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巨变的浪潮中,为何不是领导者柯达胜利,而是挑战者富士幸存?
科技革命如同飓风,产业界则如同大海。当飓风大作大海波涛汹涌的时候,众多企业的命运就如同轮船一样,颠簸流离,发生着奇特的交叉。
其中,最近两年来最为业界人士感叹的是柯达和富士的命运对比。
过去的十年,是数码技术彻底改变模拟影像技术的十年。这股改变整个影像产业的飓风中还夹杂着信息时代的气息,使得整个产业所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在飓风中胶片行业的发明者——德国爱克发2004年宣布破产,甚至导致了产业老大柯达的殒落。2012年,柯达先是宣布破产保护,进而为以一个稍微体面的价格卖掉过去拱若珍宝的专利技术而纠结,同时仍然在打印机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成功演绎了一个“大佬末路”的故事结尾。而在创业初期曾经因为仰慕柯达而“求合作”被“十动然拒”的日本富士胶片,正驶向闪烁着希望之光的航道。富士胶片2012年10月31日发布的2012财年上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度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4.38亿美元,营业利润5.35亿美元。
在数字时代的飓风中,富士成功幸存下来了。为何富士能够成功转型?富士幸存的奥秘在哪里?作为文化和地理环境相距均不远的邻邦,日本企业的转型经验更加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多元化经营利大于弊
富士能幸存,多元化经营是关键。
多元化经营在中国一直为业界和学界所诟病,因为栽在多元化失败上的企业太多了。后来,中国企业界开始片面强调单一主业。实际上,中国企业的失败并不应怪罪于多元化本身,而应归于企业家自身的鲁莽和能力不足,以及中国商业环境提供的超强诱惑力和时不时收紧的绳索。即便在喜欢倡导主营业务的美国,GE也是一个成功范例。当年爱迪生发明灯泡的那个公司,现在已经包括了能源、基础建设、医疗、运输、金融、保险等等多重业务领域。
多元化经营在规避风险上的价值,对企业顺利转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宽产业链,有利于在变革飓风真正到来之前就闻到飓风的气息,提前采取行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导致产业边际模糊化,业务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融合,一个企业的业务也许会受到从前毫无关联的企业行动的影响。我们已经很难用一个产品类别或者一种业务来概括一家公司。因此,多元化经营更加适合现在产业边界急剧变化的时代。
另一方面,“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虽然古老但很实用。成功的多元化经营能够让企业规避单一业务突然衰退或者周期起伏的风险,表现为或者通过多个明星业务积累起足够实力,让企业能经受较小的转型期阵痛,或者为企业离开已经衰退的产业,转向其他盈利产业领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
企业正面临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变动性。美国管理大师达·维尼(RichardA.D’Aveni)在研究竞争环境变化过程中短期竞争优势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关系时,提出了超强竞争理论(Hyper competition)。他认为,今天的企业处在超强竞争的环境下。这是一种优势迅速崛起并迅速消失的环境,不是一家企业或公司就可以建立起永恒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竞争状态下,以往教导的把单一的业务做大,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越来越少的人能看住篮子。近两年来的中国远洋(601919,股吧)就是一个例子。尽管规模庞大,但其单一的业务使得中国远洋受世界经济环境影响直接,且对变化反应迟钝。
由于“绿富士”与“黄柯达”长年打擂,导致普通消费者以为富士和柯达一样,也是一家以摄像胶卷业务为主的公司。但是,和柯达不一样的是,富士的经营一直相对“多元”。实际上,富士胶片业务在最高时也只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50%左右。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富士就把目光投向了文件处理和医疗成像领域,并进行了早期研发。这既是出于对技术前瞻性的充分考虑,也是因为他们非常明白一个公司不能完全依赖于某一项业务。当然,这里面也有本土文化的影响。日本公司的危机意识都比较强,很少有企业会满足现状,他们坚信成功只是暂时的,挑战才是永远的。
富士公司在做胶卷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数字化趋势。事实上,最先数字化的产品并不是出现在民用产品上,而是出现在B2B产品上,比如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这正是富士的多元化经营领域之一。1990-1996年间,整个制版领域受数码冲击都在下滑,90年代初期医疗领域又受到数码影响,特别是X光数码摄像领域,而普通照相领域受的影响则相对较晚。富士相信,数字化趋势未来一定不可阻挡,民用产品也必定会数字化。基于此,富士较早就开始做数码技术的研发。所以,尽管数码时代对富士产生冲击,但富士还是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让富士在技术变革时能很快完成转型。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审慎地进行多元化经营是一堂必修课。中国企业家必须学会在扩张时控制欲望,在收缩时保持进取。如果说中国企业家目前普遍还不能胜任多元化经营的管理挑战,那么可以采取措施让自己的战略保持灵活性。一个中国企业可以学习的例子是英特尔。尽管这个芯片巨人从建立以来就以芯片制造业务为主业,但通过建立企业拥有的投资基金,英特尔在云计算、芯片设计、新能源、网络技术等领域广泛投资,既能对市场和技术变化保持敏感度,又能及时提供转向新领域的踏脚石。英特尔公司为发展而收购的一些公司都是其投资过的公司。当前,中国很多企业面临的转型难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