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ed产业的发展,其不能只是表面上呈现的“繁荣”,还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吃还是被吃?
最近这几天佛山几家照明企业被推上了风口。近日,佛三照明和德豪润达同时宣布停牌,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筹划有关并购的事宜。
目前,欧司朗灯具业务竞购风传的已有佛山照明、雷士照明(德豪润达)、阳光照明等多家上市公司。加上此前已经公开表示对欧司朗灯具业务感兴趣并拟发出非约束性收购要约的飞乐音响,以及此前发布公告拟收购全球能效管理领域一知名企业子公司的洲明科技,也被很多业内人士猜测为就是欧司朗。谜底即将揭晓,不知赢得最后竞购的又是哪家企业。
微利才是常态,未来是规模企业的天下
随着竞争的加剧,相信从2014年开始,我们会不断地听到一个声音,那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利润越来越低等等。也许是前几年行业太景气把大家宠坏了,导致现在利润刚开始下滑,大家就叫苦连天。其实,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微利才是一种常态,一个企业的利润,并非靠暴利来赚取,而是通过众多的微利聚少成多,也就是所谓的规模效益。
从目前行业的种种迹象来看,行业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微利时代迈进。众多大牌企业半年报中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利润的下滑,从上游到下游应用又呈下滑趋势。年中的光亚展期间,欧普、佛照、木林森等国内大牌厂商公开发起价格战,让通用照明领域的价格战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前的价格战更多是小企业的小打小闹,而这些大厂的介入,说明价格战已经在全行业展开,真正进入拼规模拼资本的时代了。
不能“虚胖”陆企需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依靠大陆广阔市场腹地和接连产业整合,部分陆资企业产值超越国际大厂的新闻已不再新鲜,加上不断的海外并购,陆资LED企业“体形”普遍变大。然而,在“量”增的情况下,“质”有没有提升?
许多上市照企凭借系列资本操作和规模运作,市值爆发性增长,但依然停留在低端的重复性竞争中,深陷低价泥淖,整体利润率并不理想。在高端的领域竞争中却并不占优势,品牌溢价能力受限,相对于国际大厂依然竞争力不足。
陆企不能“虚胖”,相对于量上面的整体增加,产品和服务上“质”的提升更加重要,依靠品牌上市值的提升才是具有竞争力的提升。
LED高管频频离职为哪般?
今年下半年以来,led上市公司高管辞职越演越烈。进入八月,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成绩单的密集出炉,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呈上升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8月底,年内已有18位LED上市公司高管离职,较2014年全年激增两倍,涉及国星光电、三安光电、勤上光电等龙头企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led行业高管频繁变动似乎已成为业界常态,各上市公司对于离职原因,大多以“个人原因”或“工作原因”一笔带过,真实与否难以辨别。不过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中报披露期间离职,多与公司业绩不佳或减持套现有关。
不可忽视的是,LED行业的高管频频离职,更折射出企业需要人才的迫切,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也成为当下企业面临的难题。
木林森的大扩张时代来临
木林森近日公布2015年上半年年报,据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1.17%。其中作为主业务的led封装业务营收达到16.21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着力开拓的led照明应用领域增长较为明显,LED应用及其他营业收入达到3.53亿元,同比增长了20.20%。作为国内封装行业龙头,木林森上半年的营收继续远抛开与同行业的距离,但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下降7.58%。下降原因主要为二季度对部分led照明产品进行升级换代造成的利润损失。
木林森近年来凭借价格屠夫的名义纵横led封装行业,逐步蹿升为国内封装龙头,在去年的中国LED封装市场厂商营收排名中,更是击败Cree、挤进中国大陆市场前三大。而在今年二月份成功上市后,木林森利用资本的力量进行全面布局,设立子公司、参股公司、定向增发,全力完善销售渠道,“中考”交出漂亮答卷。前段时间再募资23亿巨额加码LED业务,实现规模优势,进一步在巩固其在LED封装业务的领先地位,并且加快在下游LED应用照明领域的延伸,完善LED产业链的布局。木林森的快速扩张道路依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