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作为服务性行业,无论是媒介功能还是包装功能,都和全球智能化物联网进程息息相关。产品营销和说明书需要印刷的媒介功能,产品交付和安全与质量追溯需要印刷的包装功能,没有印刷业支撑的智能物联网是无法通畅地传递信息的。
印刷业面临着进入物联网时代的三个阶段:印刷数字化,印刷自动化,印刷智能化。随着传感技术、视频音频技术、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印刷业在逐步实现印刷营销和生产运营数据更多数字化,印刷设备和生产线更多自动化,印刷企业运营管理更多的智能化控制。
印前数字化从桌面出版技术在上世纪末期在中国普及开始,现在延伸到印刷电商的营销数字化阶段,是印刷企业运营中和工业4.0发展进度跟随最紧密的部分。
随着按需胶印技术的发展以及静电成像原理数字印刷机的普及,喷墨数字印刷机幅面和产能的不断改进,印刷部分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都由设备厂商很好地控制了发展节奏,随着相关技术成熟度提升逐步推向市场应用。印企的平均印后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是所有印刷生产环节中最低的,印后的发展现在成了智能印厂最大的难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就是有能力判断印后应用的战略趋势。
经营的本质是为客户带来价值,客户需求是决定智能印厂发展进度的最关键因素。面对不同印刷细分市场的智能印厂,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合版印刷电商是印刷智能化发展最快的一类印刷细分市场,因为具备智能报价和排产软件、高效数字生产设备、快速顺畅的物流等等。
也有人认为瓦楞包装最容易实现智能生产,因为长版业务多,更加适合自动化生产设备如机器人的使用。还有人认为软包装是最容易做智能印厂的,因为物联网电商发展导致个性化需求的按单生产,软包装厂商和产品制造商需要紧密合作甚至合二为一,最容易被最终客户顺带着就智能化了。
还有人说包装印企最适合做智能印厂,因为工业产品可变数据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质量追溯体系不断的利益博弈中推到再重建直到最终强制重建的放量需求既有量也有附加值,可以有钱投入智能建设。
在这一切细分市场中,印前的差异都不是特别大,印后工艺的差异却非常大,而恰恰是印后决定了成品递送给客户的效率。综合以上不难发现,印后效率高低、印后效益高低、印后附加值高低是决定印企以何种方式和在何时间点大力投入智能印厂减少的重要考量点。根据服务的客户,确定每个印企实现智能印厂的发展方向,是印企决策者做智能印厂战略决策的依据。
第二个是要有与印后厂商共同完善自动线的心理预期。
目前数字化印后设备厂商的研发进度制约着智能印厂的建设。Drupa2016展会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传统印后厂商大举出海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以色列视高迪数字上光烫金机和以色列海科激光模切压痕机在开发生产型数字印后。
目前传统印后如越来越多的印厂开始把切纸机替换成自动裁切线等,实现减员增效,提高印后的自动化程度,国内大型印厂开始改变重印刷轻印后的局面,大量上马了大型印后自动生产线等。
目前率先购买数字印后设备的印企大多是大型印企,或者创新印企。大型印企资金雄厚人才众多,可以消化昂贵的数字印后设备成本,并根据数字印后在本企业的应用判断大规模采购数字印后的时间点,储备技术和应用经验。创新印企有创意能力和小批量持续业务来源,愿意开拓新市场和新用户,在红海中做自身独特的企业定位。投资自动化印后的目的一般是减员增效,客户购买的是实用的生产工具。
投资数字化印后的目的一般是开发新蓝海,客户不仅要购买生产工具,更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教育最终用户与设计师,将文化创意设计和印刷服务生产在企业内做深度产业链融合。投资智能印后,则因为不同细分市场应用差异,智能印后还待完善,更像厂商和印刷厂共同来完善定制化的智能印后生产线。
工业革命的迭代时间越来越短了。从工业1.0蒸汽机实现机械化制造,工业2.0发电机实现电气化生产,工业3.0计算机实现数字信息化,到现在工业4.0智能软硬件实现无人生产和运营,人类探索交易效率,运营效率,生产效率,创新效率的脚步越来越快。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CPU装到计算机里时计算机还是不会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各种音频视频芯片和各种传感器装到机器人里,配合CPU能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了。机器人从初期还只能干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逐渐开始发展到高度智慧,技术成熟度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的。
中国印企印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直到近年来受制于人力成本快速升高,业务特点从规模生产模式转化为精益生产模式,才使得印后自动化得到空前重视,但把一家公司里众多的印后设备串成自动化生产线,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涉及到每台机器都先得数字化,然后可以数据相互识别和传递作业指令,组成高效率的印后自动线产生成品,智能自动化印后的实现难度,和印刷企业的具体产品特点密切相关。
受制于目前印后厂商的研发进度,智能印后需要经历产品成熟度和商业成熟度两个阶段,分别解决生产能力强和生产成本低这两个核心竞争力要素,才能被大规模应用。以往采购印刷设备和印后设备,是采购成熟的生产工具,现在采购智能印后设备和生产线,是需要印刷企业对自身定位和客户需求,以及技术趋势更深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并需要有能力和厂商协作不断改善印后线的性能。
第三个是提升认知能力。
印刷是复合型生产工艺,大多数技术都是机光电化学等领域的成熟应用技术,大部分印企的规模都不大,我们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其它行业成熟技术到印刷业的应用。工业4.0时代也是如此。
可以说印刷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被其它行业推动着往前走的,其它行业的效率提升带动着作为产品包装工具和产品宣传媒介工具的印刷业,需要适应信息伴随着产品实现柔性生产的要求,以及通过快速交付订单周转资金的需求,带动印刷业需要实现智能印刷,为其它行业配套服务。
印企领导人如果不能通过快速学习,明白自己的公司怎么走智能化的道路,那么很难适应未来的印刷业发展趋势。
这个奔腾时代下,吃着碗里的,盯着盘子里的,瞟着锅里的,成了印刷企业常态,企业和人一样,吃什么穿什么开什么车,归根结底是钱袋子有多少钱决定的,如何智能化和怎么智能化,如何配置设备,需要能挣会花。
根据客户和业务来决定印后智能化的建设速度和节奏,是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故事。每年行业内有数不清高质量的展会和论坛,多听多看多交流,再结合自身企业状况,洞悉行业印后动态,走满足客户需求的智能印厂发展道路,需要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会者不难,投资自动化印后也不会盲目。
印后自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多的是人与设备互动中实现更高的投入产出比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印后自动化是智能印厂的攻坚战,很大程度,这是由于现有的印后技术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更是由于我们对印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认知不够清晰。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是印后智能化的写照。